名医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老中医工作室  > 缪灿铭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术口痈(热毒内盛,腑气不通)

发布人:蔡敏珊 更新时间:2017-08-15


梁某某,男,60岁,初诊:2016年6月19日
 
主诉:突发上腹部疼痛12小时。
     
初诊: 患者既往有喉癌放疗史,喉癌放疗后长期自行服“止痛药”。1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生上腹疼痛,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痛,伴呕吐。急诊X线:气腹,随机血糖30.0mmol/L。急诊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修补术,术后予抗感染、常规支持。术后第三天开始持续高热,无大便,肠鸣音明显减弱,术口红肿,脓性分泌物渗出。予拆除缝线,暴露切口,禁食,全静脉营养,泰能、大扶康抗感染。时症见:精神疲倦,高热,腹胀,术口红肿,大量脓性分泌物渗出,肛门无排气排便,分泌物培养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舌红,苔少,脉弦细数。中医诊断:术口痈(热毒内盛,腑气不通),西医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修补术 术口感染
此为热毒内盛,腑气不通,法当行气通腑,釜底抽薪之法,方拟小承气汤加减:
大黄10g     厚朴10g   枳实10g   党参10g 
茯苓10g     白术10g   山楂15g    木香10g后下
上方加水800mml,煎取200ml,每日一剂, 3剂。
    
二诊:大便通畅,仍发热,切口分泌大量脓液,精神状态差,舌红,苔少,脉弦细数。患者热毒炽盛,肉腐成痈,中医拟大黄牡丹汤加减:
丹皮20g     败酱草20g    冬瓜仁30g     桃仁30g 
大黄10g     芒硝10g
上方加水800ml,煎至200ml,每日一剂, 14剂。
    
三诊:体温下降,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洪大,患者热毒较盛,中药加强清热之药,上方加石膏30g,知母10g,拟方如下:
丹皮20g    败酱草20g    冬瓜仁30g    桃仁30g 
大黄10g    芒硝10g      石膏30g先煎    知母10g
上方加水800ml,煎至200ml,温服,日一剂, 7剂
    
患者于术后第31天体温恢复正常,无腹痛,胃纳正常,精神、营养状态均显著改善,术口完全愈合出院。

按:本例为老年喉癌放疗术后患者,急诊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修补术后出现术口真菌感染,全身状态差,单用西药抗感染治疗效果差。从中医角度分析属正虚邪亦盛,故以祛邪为主,辅以扶正。早期术后腑气不通,邪无出路,故予小承汤为主通腑;二诊时热毒炽盛,肉腐成痈,故以大黄牡丹汤合败酱草以泻热破瘀、散结消肿。大黄牡丹汤本为治疗肠痈初起、湿热瘀滞方,此处病机相符,故用之。三诊时仍发热,舌红苔黄,脉洪大,虽已病1月,但仍有热毒炽盛、阳明经热之征,故守方加石膏、知母清热泻热而获效。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待审核后显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