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党参20g、白术15g、云芩15g、制附子10g(先煎)、炮姜5g、肉豆蔻10g、肉桂5g (泡服),石榴皮15g、陈皮5g、炙甘草5
功效:健脾补肾、温阳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型慢性泄泻等。
症见:泄泻、腹痛、腹胀、经久不愈,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缓无力等。
用法:水煎服,加水800ml,煎至200ml,温服,药渣复煎,日服2次。
方解:君药;党参、白术、云苓、陈皮健脾化湿,理气消胀;
臣药;制附子、炮姜、肉豆蔻、肉桂温肾散寒,补火生土;助药:石榴皮合炮姜、肉蔻固肠止泻,使药:甘草补中兼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补肾,温阳止泻之功。
适应人群:脾肾阳虚型之慢性结肠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等人群。
临床加减:腹痛加木香,纳呆加鸡内金,炒谷、麦芽,溃疡性结肠炎便血加赤石脂、仙鹤草等。
医案
段某某、男40岁。主诉:脐腹疼痛、大便泄泻,日排5-6次时为水样,带粘液白冻4年多。伴肠呜如雷、矢气频作,神疲乏力,多汗,动则大汗淋漓。平时遇寒热天气,空调环境,饥饿,进食油腻,精神紧张等时尤易腹泻。全结肠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曾到多间省市医院诊疗,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屡用中西医药治疗,经久不愈。陈金泉主任医师初诊见病者身高体胖,面色淡白、头面汗出如雨,腹冷肢凉,舌淡红,苔白,齿印,脉缓无力。给予温脾固泻汤补火生土,固肠止泻,加黄芪,煅牡蛎以固表止汗。7日后复诊患者诉服药第1剂大便即较成形,精神好转,乏力、肠呜、腹胀、多屁、出汗等症显减。舌脉如前,守上方加减调治2月,多年顽泻终得治愈。随访3年,以上诸症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