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老中医工作室  > 李旭  > 名医研究  > 经验方

论四逆汤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18-06-26
本方用于少阴病阳虚阴盛证,临床表现以四肢厥冷,神疲欲寐,恶寒蜷卧,呕吐下利,腹痛,舌质淡白或淡紫,舌苔白滑,脉微细欲绝,或大汗亡阳之证。根据中医阴阳互根的理论,阴盛则阳衰,反过来阳虚则阴胜。少阴虚寒证的基本病机为阴盛阳衰,人身之阳气主要由心肾两脏发动,心为阳中之太阳,肾为水火二脏,故少阴寒化证是心肾阳虚、命门火衰之证,故《素问•厥论》说:“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少阴病为阳衰阴盛之证,按照“寒者热之”的原则,为防虚阳欲脱之证,当以辛温大热之品破阴回阳救逆。
四逆汤以附子大辛大热之性破阴回阳,温心肾之阳,通行十二经脉。干姜亦为大辛大热之品,长于温中散寒,配附子增强温阳散寒力,甘草味甘,与姜附合用,是辛甘化阳之意,又可缓解附子之毒性。药仅三味而力宏,为回阳救逆的峻剂与代表方。
从现代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阴盛阳虚的四逆证或厥逆证,其共同生理病理学基础主要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或心衰,导致主要脏器的缺血、缺氧和功能障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微循环障碍、休克,由于肾的灌注量不足导致少尿和肾功能衰竭。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含有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有加强心肌兴奋性和收缩力之作用。干姜含有姜酮、姜烯等成分,实验研究表明干姜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作用,且对由乌头碱引起的的心律失常有拮抗作用,与附子同用,可改善心功能,缓解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这可能与四逆汤“回阳救逆”的功效是一致的。现代药理学对四逆汤组方的研究认为该方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心,属于β受体兴奋剂,能减慢心律,增强心肌收缩力,二是对缺血性心肌的保护作用,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的收缩功能,清除有毒氧自由基(OFR),改善心肌的供血。三是抗休克作用,能使血压回升,皮肤温度回升。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待审核后显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