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劳的治则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19-03-02
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不同证型的虚劳病的证候表现及治则: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证见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清谷,失精,脉极虚芤迟。从上述脉证表现来看,证属阴阳两虚,肾精亏损,肾阳不足之证,但仲景以本方治疗失精、梦交之证,是取方中桂枝温阳,芍药敛阴,从而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以龙骨、牡蛎重镇固涩,潜阳安神之功。
小建中汤证:证见里急,腹中痛是本方所主之证,其之如悸、衄、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则为一般虚劳证所常见者。“中”是指中焦脾胃,主受纳与运化,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建”者,建运之意,故本方主治因中焦脾胃虚弱、建运失施所致之虚劳证候。
大建中汤是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与小建中汤同治“里急”之证,何谓之“里急”?“里”指胃肠道而言;“急”者腹部急迫,即前面所说的“腹中痛”,痛时多有便意。之所以加黄芪,是因为黄芪为益气补中之品。故云黄芪建中汤之证候,当是气虚之证较突出。
八味肾气丸方:实即金匮肾气丸,又称桂附地黄丸,现代中医临床多以汤剂使用。所主证候为“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按中医理论,腰为肾府,少腹为膀胱之分野,肾为水脏,膀胱为水府。小便不利者与肾和膀胱功能关系密切。《素问·灵兰秘典篇》:“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生焉,气化则能出矣”。而“肾司开合”,气化即肾气之功能。故本方所主证候,当属虚劳病中之肾阳虚所致,或为肾阴阳两虚而偏于肾阳虚者,治宣温肾阳而补肾阴。方中以桂附之辛温,温补肾阳,重用地黄以补肾阴,达到阴阳相济之功。助以茯苓淮山健脾,泽泻丹皮泻火。故本方补中有泻,开中有合,补虚中兼去湿邪,而成历代名方。
酸枣仁汤方: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之证。所谓“虚烦”,简言之是因虚而烦,指非实热之邪所致之烦闷不解之证。“不得眠”,即失眠或称为睡眠障碍。据临床所见,“失眠”是现代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除外在疾病因素造成的对睡眠的干扰之外,大部分应属心理与社会因素造成。现代药理学对整方的研究认为,其镇静与催眠作用非常显著,本方除治疗失眠之外,尚用于治疗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心律失常等。
大黄蛰虫丸方:主要用于治疗因虚致瘀之证,现代有成药供临床使用,条文中虽有“缓中补虚”之说,但方中组成主要为活血化瘀之品。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各种中风后遗症而体质壮实者,以及各种良性及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