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奔豚病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19-05-19
奔豚气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病证?按照原文所述,所谓“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以及“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基本上都是病人的主观感觉症状,缺乏客观的体征,但临床这个证候确实是存在的。
中医所说的奔豚病,可能与现代医学中下述病证有关:
(1)腹型癫痫,又称胃肠型癫痫,是癫痫的一个类型。其特点是发病时先觉腹部疼痛,自觉有一股气往上冲至胸部,随之出现意识丧失及短暂性昏迷,可自行清醒,且反复发作,发作过后作脑电图检查可发现慢波及θ波。
(2)功能性腹痛,本病多发生于儿童,以6~13岁为多见,临床表现以突发性剧烈腹痛为主要特征,一般解痛、止痛、镇静为无效,各项检查完全排除胃肠道疾病。近年来有认为本病与“太阳神经丛炎”有关,太阳神经丛亦称腹腔神经节,主要功能是对胃肠道的运动起调节作用。
(3)腹主动脉异常搏动及间竭性腹主动脉异常搏动综合征。主动脉异常搏动,常见于较消瘦的人,腹壁肌肉较松驰,可观察到剑突下至脐上有明显的搏动,频率与心率或脉率一致。以手触摸有明显的节律性搏动,且可明显触摸到腹主动脉的形态。此种情况亦见于身形高瘦且有胃下垂的患者,部分患者就是因为胃部不适求诊,亦有部份是因感觉到腹部的异常搏动求诊。间竭性腹主动脉异常搏动综合征与上述情况不同,往往是突然发觉腹部的异常搏动,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发作时伴有腹部不适、心悸、气短等证候。心脏听诊呈心音亢进,血压轻度升高,发作时心电图可有轻度异常。有认为本病与植物神经失调和情绪有关。极类似于奔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