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身三部九侯法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18-06-05
《素问·三部九侯论》说:“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上述三部九候,实际上是指九个脉诊区,分别在头,手,足三个部位,它的优点在于切脉部位较广泛,易于发现全身或局部的异常病理改变。临床上不同部位脉搏的异常改变,一方面与全身病理变化有关,同时与局部病理变化的关系密切。例如偏头痛的病人颞部动脉搏动加强,脉象表现为弦紧。牙周部炎症或三叉神经痛病人,颊車前的动脉搏动也有异常表现。对于全身性病变,尤其是危重病人,这种诊脉法更有必要。例如低血压、休克的病人,足背动脉搏动往往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说明了《内经》三部九候诊脉法确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以两手寸、关、尺为三部。合浮、中、沉为九候以来,由于三部九候法检查颇费时间,运用起来不太方便,至今不甚为一般人所应用。但这种诊法显然比单独取“寸口”脉要全面得多,实有从新研究并推广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