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老中医工作室  > 陈金泉  > 名医研究  > 典型医案

咳嗽案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21-11-16
患儿,男 ,7岁,2016年3月10日因反复咳嗽咯痰1个月就诊。患儿平素易感冒,此次感冒后咳嗽咯痰1个月,曾服用消炎药等治疗,症状时轻时重,伴打喷嚏,流涕,天气转凉时加重,盗汗较多。体格检查:肺部无明显罗音。舌淡,苔白,脉细数。辅助检查:血常规无明显异常。中医诊断:咳嗽,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治法:解表疏风宣肺止咳。处方:苏叶5g、法半夏5 g、茯苓10 g、前胡5 g、桔梗5 g、甘草5 g、杏仁5 g、陈皮5 g、太子参10 g、苏子10 g、钩藤10 g、射干5 g、牡蛎15 g,3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复诊:咳嗽减轻,无流涕,汗出减少,处方:苏叶5g、法半夏5 g、茯苓10 g、前胡5 g、桔梗5 g、甘草5 g、杏仁5 g、陈皮5 g、太子参10 g、苏子10 g、钩藤10 g、射干5 g、牡蛎15 g,黄芪10g。3付。
按:患儿素体虚弱,肺脾气虚,卫表不固,易感虚邪贼风,肺主气属卫,开窍于鼻,风邪上受,首先犯肺,故见流涕、打喷嚏、咳嗽、咯痰、盗汗等,治以培土生金法。太子参、黄芪补中益气,陈皮、半夏、苏子、射干燥湿化痰,前胡、桔梗、杏仁利肺止咳,苏叶、钩藤祛风解表,牡蛎收敛止汗。
陈师评语: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统称为咳嗽。咳嗽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小儿咳嗽多为外感。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司呼吸。病者平素体虚,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咳嗽、咯痰,鼻塞流涕,喷嚏频作,治以扶正解表、疏风止咳,以参苏饮加减,患儿有脉细数晚上盗汗之象,有气阴两虚之虑,故以太子参易党参,考虑近年小儿咳嗽鼻塞打喷嚏多有过敏所致,故加苏子、钩藤以镇痉止咳,后期加牡蛎黄芪补气摄汗而收功。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提交成功,待审核后显示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