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泉教授主要学术成就
发布人:
更新时间:2021-11-22
一、立足中医、创新思辨。
1、注意岭南湿热致病之因及辨症,善用当地特色草药,提高治疗效果。
陈金泉教授认为:岭南乃多湿多热之地,中山居岭南之南且濒海,多湿多热尤甚。且民喜食海鲜虾介湿热发物之品,况湿性粘滞下趋,肛肠为粪便糟泊贮存与排出之所。故当地人群常内外湿热杂至而更易患痔瘘肛肠及胃肠皮肤过敏之疾。治疗上须知常达变。因此,主张在中山地区诊疗肛肠脾胃疾病除遵循中医传统辨治外,尤须注重肛肠脾胃疾病患者的舌苔干湿润泽、腻厚及轻重;在选方加减上,常相机分别伍入蒲公英、鱼腥草、苏叶、藿香、土茯苓、火炭母、木棉花及五指毛桃等本地特色优效中草药,而疗效常胜人一筹。
2、独劈蹊径,借肠镜“以外窥内”独创镜下整体辨症,结肠镜下中医微观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之先河。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疑难之一,中医传统整体辨治疗效常欠理想。陈金泉教授从内经“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进行逆向认识,悟出“以外窥内”新的中医微观望诊方法,独创性地开展中医整体辨证+结肠镜下微观辨病施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明显优于传统单纯辨症论治的效果。例如。脾虚型溃疡结肠炎若镜下或报告图像溃疡颜色淡白,血色淡暗,粘冻清稀者,镜下微观则辨为脾虚不荣,肉腐不长,常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加黄芪,白芷、当归、鸡血藤,以补益气血,和营生肌以促进溃疡愈合,若腹痛,便血,镜下微观镜像见肠狭窄,假息肉形成,肠管较硬者,微观辨症为气滞血瘀,瘀阻不通,宜在整体辨治基础上加鸡血藤、丹参、皂角刺、乌梅等以活血祛瘀,软坚散结。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有关溃疡性整体辨治微观镜下辨症用药学术思想及特色用药方法详收录于陈金泉教授副主编的专著《大肠肛门病学》炎症性肠病章节。其中《宏观辨症结合结肠镜下微观辨用药治疗溃疡性肠炎规范化研究》一文,曾在全国学术交会上交流受到代表们的的好评。
陈金泉教授主张宏观辩证与微观辩证结合,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对结肠镜下微观镜像进行中医症候学分析,在国内率先研究了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便秘等疾病的内镜下症候特点,对中医传统辩证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指导临床辩证施药,对提疗效。对肠易激综合征从“郁”论治,肝脾同调,并认为泄泻初病在脾,久病及肾,宜脾肾同治。慢性便秘的治疗首辨虚实,实证以祛邪为主,辅以导滞之品;虚证以养正为先,或滋阴养血,或益气温阳,慎用峻下,对常规治法以外的“湿滞便秘”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肠炎提出了气虚血瘀、不通则痛、肠膜失营的病机,治疗以祛瘀活血,行气止痛,和营生肌为法。对痔疮强调防治结合,总结出痔疮防治三字经,注重饮食疗法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大肠癌手术及化疗后常见并发症如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症,辨病辨证结合,扶正祛邪并施,扶正固本,增效减毒。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强调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宏观辩证与内镜下微观辩证相结合,汇参“痈”“疡”理论,指出湿、热、瘀为基本致病因素,与脾、肝、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常见证型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脾不和、寒热错杂、气滞血瘀等,治疗上以止血为首要目标,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活动期以祛邪为先,缓解期或以扶正为为主,常用治法健脾益气、化湿和中、清热凉血、行气活血等,创制的经验方如清肠愈溃饮、解毒愈溃饮、健脾愈溃饮、温阳愈溃饮等系列经验方。
3、以补中祛湿,消肿通幽法治疗湿秘收奇效
湿秘,其症状为大便软甚至烂而难排,常3-5天甚至更长排便1次。患者常伴乏力体倦,舌淡苔白腻脉缓等,多见于中老年人。此病若泻下则体力不支,久之则更为秘涩;敛便则排便更难,腹胀徒增,临床甚为棘手。本人根据此类病者结肠检查其乙、直肠粘膜多有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甚至雍塞松弛现象,镜下微观辨之为:湿困脾土,中气下陷、升降失司而成湿秘,以《内经》“湿淫所胜大便难”的理论为指导,以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不用任何通便药而顽秘可愈。
陈金泉教授对肛肠疾病的辨治,立足整体观念。大肠为六腑之一,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大便、输布津液、排除毒素,同时与肺、脾、胃、小肠、肝、肾等其他脏腑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作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临证时需细心诊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辩证分析,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反对用西医的病理概念代替中医辩证,治法灵活,强调抓住主要病机,知常达变,遣方用药药以简驭繁,反对大处方、大包围,不主张超常规、大剂量用药,因地制宜,善用岭南草药。
4、技术专长:
擅长以内经、伤寒及脾胃理论等及经方等辨治各种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肛门神痛等肛肠疾病。精于以肛门整形美学观点微创微痛技术及中医结扎、挂线疗法治疗环状重度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等;创用消痔灵直肠内外高位网状注射法治疗中重直肠粘膜脱垂等。对中晚期大肠癌以自拟扶元固本方(基本方:蛇舌草、半枝莲、灵芝、黄芪、苡米仁、土茯苓等)加减治疗,可较快恢复术后及化疗虚损,提高生存质量等效果。
二、业精于勤,有口皆碑。
“看病态度好、很亲切、诊病准确、药费很便宜,疗效好、是个好医生”,不少患者在《好大夫在线》这样评价。每天慕名求诊者在100号左右。年门诊达11000多人次,对严重痔、瘘、便秘、溃疡性结炎、肠易激综合征、克隆恩病、肛门神经痛、等疑难、复杂、危重病症具有较强的分析治疗与解决能力及良好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先后研发出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扩切分段防窄剪扎术治疗中重度环状混合痔》新术式,荣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发出肛肠炎痛消颗粒冲剂优效中药专科制剂。发表有较高学术水平论文及科普文章30多篇,副主编著作1部。开设《陈金泉大夫个人网站》无偿解难答疑5400多人次,撰写科普文章100多篇,网友点击率高达470多万人次,网上收到病患感谢信19封,取得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医疗业绩受到《南方日报》、《中山日报》等20多次的好评报道;并被载入《五桂山下的中医传奇----凝聚中山市中医院》(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版)、《中医肛肠三十年》(中医古籍出版社2010出版)等书中。
三、学科建设、传承创新。
为创建省市重点专科作出突出贡献。作为科主任与学科带头人,坚持中医药特色诊疗,积极带领全科人员抓好专科建设并取得显著成绩。创新开展痔瘘外科、肛肠内科、大肠肿瘤外科、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等4个科组及20多项创新项目,制定并实施溃疡性结肠炎等多个临床路径并参与国家中医管理局 “十一五”重点专科主攻病种(溃疡性结肠炎等)诊疗方案临床验证工作并均取显著成绩。2008年以来,科室先后荣获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全省肛肠科仅2个)、广东省中医名科(全省肛肠科仅1个)、市医学重点专科等称号,亲手创建了我院结肠镜检查与治疗新业务,年结肠镜检查10500台,镜下息肉治疗1300多例,成为中医特色浓厚,技术水平、诊疗人次等均居全国中医院肛肠科领先水平,每年吸引国内外众多肛肠病前来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