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女,58岁。发病节气:立秋。
初诊日期:2019年11月2日
主诉:尿液浑浊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尿液混浊,伴尿频尿急,无尿痛,乏力,口中有黏腻感,出汗少,夜间小腹作胀,大便溏。苔根厚腻,尖质红,脉弦数。
西医诊断:乳糜尿。
中医诊断:尿浊(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祛湿。
观其脉证,思其为湿热内蕴,予四妙散加减。
萹蓄15g,石菖蒲15g,蒲公英15g,苍术15g,薏苡仁30g,车前子30g,白茅根30g,小蓟15g,山药30g,黄柏5g,山茱萸10g,丹皮10g,石斛10g,炒谷芽10g,白术15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二诊:2019年11月9日。
药后小便仍混浊如泔,有时成块状,小便时疼痛,苔黄厚腻,脉弦滑,仍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活血收敛固涩,予四妙散加减。
苍术10g,黄柏10g,王不留行10g,路路通10g,丹参10g,薏苡仁30g,车前子30g,白茅根30g,石斛20g,蒲公英15g,陈皮 l0g,黄芪20g,萆薢20g,白术1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三诊:2019年11月16日。
患者诉上述症状较前改善,续用前方巩固。
苍术10g,黄柏10g,王不留行10g,路路通10g,丹参10g,薏苡仁30g,车前子30g,白茅根30g,石斛20g,蒲公英15g,陈皮 l0g,生黄芪20g,萆薢20g,白术10g。
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按:乳糜尿属中医尿浊范畴,多因过食肥甘,中焦酿湿生热,下渗膀胱,蕴结下焦,清浊不分而成。湿热灼络,络损血溢,则尿浊夹血,治以清热化湿为主,湿热渐退后再辅以健脾补肾固涩,本案以清热化湿为先,健脾固涩为后,清利、化浊、散瘀、健脾合奏而获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