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某,女,11岁。初诊时间:2024-01-17
主诉:右髋部疼痛、行走不稳5天。
初诊:患儿家属述患儿5天前开始自诉髋部疼痛,且发现其行走姿势异常,行走不稳欲跌,无明显外伤史,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腹股沟前方及髋关节后方轻压痛,内旋、外展及后伸轻度受限,“4”字试验弱阳性,双下肢等长;舌淡,苔微黄腻,脉细。中医诊断:筋伤 证型:湿热痹阻。西医诊断: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 。
治宜以清热利湿为法,可予清热利湿胶囊加减:
黄柏5g 薏苡仁10g 苍术5g 牛膝5g
蜂房5g 路路通5g 泽兰5g
上方加水400ml煎至100ml温服,日一剂。7剂
用药后症状缓解。
按语:患儿有疼痛症状以及家长症状描述,结合X线检查并无明显异常,考虑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可能性大。一过性滑膜炎是指髋关节因过度外展、旋外,关节囊、关节内脂肪或股骨头韧带等挤压在股骨头与髋臼之间,使股骨头暂时不能完全复位而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可引起髋关节短暂性的肿痛、渗液及功能障碍。由于小儿股骨头发育不成熟,关节囊松弛,故该病多见于3~10岁的儿童,男孩较女孩多见。本病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者损伤后即出现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有时可出现患髋肿胀。主要因为滑膜能分泌少量液体具有润滑作用,当关节内部存在某种刺激时,滑膜首次发生反应,引起充血和水肿,产生渗液,极易形成滑膜炎。症状轻的患者仅有患肢不适的感觉,行走不受限。部分患者可于伤后2~3天后出现患肢酸困、疼痛,逐渐发展为患肢不能站立、跛行,活动时患髋疼痛加剧等。X线片主要表现为髋关节骨性结构无异常,有时可见关节囊阴影膨隆;关节腔积液严重时可见股骨头向外侧移位,关节间隙增宽。治疗上如患肢移位明显者可以给予手法复位,因本例患儿无明显移位,故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考虑其年幼,故中药剂量酌情减量,学龄前儿童中药剂量约为成人三分之一。因其本质为局部炎症,故予少量泼尼松片抗炎止痛快速缓解疼痛。本例主要是幼儿药量的掌握。